今天就是聖誕節了,不知道在讀這篇文章的爸爸媽媽們,有沒有為寶寶們準備一份來自聖誕爺爺的禮物呢?
「聖誕爺爺真的會在我睡著後,來送給我禮物嗎?」
「這份禮物是聖誕爺爺送給我的嗎?」
面對孩子一臉純真的發問,你會選擇怎樣回答呢?
在最近的《奇葩說》中,就討論了這個相似的辯題:
父母該不該告訴孩子童話是假的?
站在對立面的雙方,都提出了自己的觀點。
一方認為,父母應該告訴孩子童話是假的。這是因為如果孩子完全相信童話,會給他們造成錯覺,更會讓孩子難以面對現實註定的不美好。
另一方的傅首爾則認為「不應該告訴孩子,因為在孩子小的時候告訴他童話都是假的,就像一種劇透,是快進了他的成長。」
認為「應該告訴孩子童話是假的「的爸爸媽媽們,大概就像《奇葩說》的開頭小劇場一樣:
孩子:媽媽,今天老師和我們說了《灰姑娘》的故事,你說我也會找到白馬王子嗎?
媽媽:童話都是騙人的。
孩子:我不信!爸爸,童話真的是假的嗎?
爸爸(對媽媽說):你跟她說這些幹什麼,你讓她相信美好,快快樂樂的長大,不好嗎?
媽媽:現在外面社會很殘酷,你現在騙她,她長大了以後怎麼辦?而且,希望越大,失望越大。
羅振宇扮演的「爸爸「好像突然被媽媽說服了:嗯…她說得好像也有道理。
也許具有鮮明觀點的辯論是為了節目效果,但其實這個問題很簡單:
拜託,為了孩子,請不要一開始就告訴孩子童話里都是騙人的。
1
試想一下,如果你家的寶貝今天問你:
「媽媽,今天聖誕爺爺要送給我什麼呢?"
而你卻回答說:「什麼聖誕老人,都是商家為了騙錢的!「
孩子肯定如被一盆冷水潑過,心裡的一扇純真無暇的門從此就被關上了。
在1897年,8歲的小女孩弗吉尼亞曾寫信給紐約《太陽報》,問:
這個世界上有沒有聖誕老人?我的一些同學說聖誕老人根本不存在。
對於這樣一封信,太陽報的編輯Francis P. Church進行了誠懇的回復:
是的,Virginia,聖誕老人是有的,這絕不是謊話。
在這個世界上,如同有愛、有同情心、有誠實一樣,聖誕老人也確確實實是有的。
正是充滿這個世界的愛、誠實,才使你的生活變得美好了,快樂了。
假如沒有聖誕老人,這個世界該是多麼黑暗,多麼寂寞!
就像沒有你這樣可愛的孩子,世界不可想像一樣,沒有聖誕老人的世界,也是不可想像的。
沒有聖誕老人來減輕我們痛苦的孩子般的信賴、詩、愛情故事,也許全都沒有了。
我們人類能體味得到的喜悅,大概只剩下眼睛能看到的、手能摸到的、身體能感覺到的東西了。並且,兒童時代充滿世界的光明,說不定也會全都消失了。
這位寫信的小女孩長大後當了教師,一直到公立學校副校長,為孩子,為教育,奉獻了自己的一生。
這位小女孩長大後,肯定已經知道聖誕老人其實並不存在。
但這又有什麼關係呢?聖誕老人曾經讓她相信所有美好都值得期待。
2
兒童心理學家Jean Piaget曾經就指出:
從7歲開始,小孩會進入所謂的「具體運思期」,雖然還不會抽象地思考問題,但面對具體事物已經開始有初步的邏輯和批判思考能力。
所以小孩可能到這個階段,才會懷疑聖誕老人是否存在,發現童話里的白雪公主和七個小矮人只是活在童話里。
但是在大約7歲以前,很多孩子會相信童話里發生的一切都是真的,甚至會把自己身邊的布偶當成自己真實的朋友。
也就是說,這是正常的認知發展過程。如果我們過早地主動去打破這個過程,會讓他們喪失安全感。
就如我的一個朋友。她的孩子非要纏著她買一個玩具,朋友覺得家裡的玩具已經夠多了,便不想給他買。
小孩說:那等到聖誕節,聖誕爺爺是不是就會送給我了?「
朋友很不耐煩地說:「那都是假的,怎麼送給你?」
果然小男孩聽完後就蹲在地上哇地一聲哭了。
就例如傅首爾在《奇葩說》裡面所說的:
「如果你在孩子很小的時候,就告訴他童話是假的,這相當於一種劇透,是快進了他的成長,不告訴是為了陪著他,一起去分辨去思考,這種成長的驚喜,才是母子一場的風景。」
小孩是天使,我們是什麼都已經不再相信的庸俗大人。
在天使的世界,聖誕老人是會在襪子里裝著禮物的真實存在。小孩有一天會變成凡人,聖誕老人也就消失了。
我們為什麼要剝奪他們作為一個小天使的資格呢?
3
我不僅不會主動告訴孩子童話都是假的,我還會鼓勵你一起來呵護孩子的童心。和孩子一起閱讀童話故事.睡覺前,和孩子閱讀幾個或奇幻,或美好,或驚險的童話故事,和他們一起沉浸在充滿故事性的童話故事中。
最重要的是,待孩子長大成人後,我們以及孩子都會想起這一段閃閃發亮,共同經歷的故事時光。
陪著孩子一起折騰孫儷和鄧超的孩子,想要知道雞蛋會不會孵出小雞,於是他們陪著孩子一起折騰。
他們從農場帶回來28個雞蛋放到孵化器里,小雞們真的在11月30日開始陸續破殼而出。再陪著小孩一起給小雞取名字……
多少家長會以「太麻煩了」為由,拒絕孩子的突發奇想呢?不功利,和孩子一起發現生活的美好
我身邊有一位很優秀的媽媽,但是當她談起她的媽媽對她的教育時,總會有些不滿。
她初中的時候語文成績很好,總是渴望得到媽媽的一聲稱讚,但是她媽媽卻好像看不見她的語文成績一樣。媽媽說:「學好語文有什麼用?現在把英語和數學學好,將來考大學,就業才有優勢。」
在她媽媽,一條新裙子,芭比娃娃,和同學去郊遊都是「無用」的。
其實,就是這樣看似「無用」的東西,才能培養起一個小孩對生活的美好想像,成為滋養內心力量的來源。
就像《奇葩說》中,傅首爾說的:
「如果有一天這個世界上,再也沒有人關心你了,你難過時還有天上的云為你落淚,你沮喪時,還有路邊的花為你加油。」
即使是身為大人的我們,有時候不也是需要這些看似沒有用的東西,來給我們前行的力量嗎?
建議爸爸媽媽們今天給孩子準備一件禮物。
只要為孩子準備一份禮物,就可以在孩子們的心中種下美好童話的種子。
「免責聲明」文章目的是提供一般的健康信息不能代替任何個人的醫學診斷和治療,個人的醫學問題需要同醫生討論和諮詢。
*圖片來源於網路,侵刪。
////////
孩子的童年這麼短,讓媽媽做你的聖誕老人
今天就是聖誕節了,不知道在讀這篇文章的爸爸媽媽們,有沒有為寶寶們準備一份來自聖誕爺爺的禮物呢?
「聖誕爺爺真的會在我睡著後,來送給我禮物嗎?」
「這份禮物是聖誕爺爺送給我的嗎?」
面對孩子一臉純真的發問,你會選擇怎樣回答呢?
在最近的《奇葩說》中,就討論了這個相似的辯題:
父母該不該告訴孩子童話是假的?
站在對立面的雙方,都提出了自己的觀點。
一方認為,父母應該告訴孩子童話是假的。這是因為如果孩子完全相信童話,會給他們造成錯覺,更會讓孩子難以面對現實註定的不美好。
另一方的傅首爾則認為「不應該告訴孩子,因為在孩子小的時候告訴他童話都是假的,就像一種劇透,是快進了他的成長。」
認為「應該告訴孩子童話是假的「的爸爸媽媽們,大概就像《奇葩說》的開頭小劇場一樣:
孩子:媽媽,今天老師和我們說了《灰姑娘》的故事,你說我也會找到白馬王子嗎?
媽媽:童話都是騙人的。
孩子:我不信!爸爸,童話真的是假的嗎?
爸爸(對媽媽說):你跟她說這些幹什麼,你讓她相信美好,快快樂樂的長大,不好嗎?
媽媽:現在外面社會很殘酷,你現在騙她,她長大了以後怎麼辦?而且,希望越大,失望越大。
羅振宇扮演的「爸爸「好像突然被媽媽說服了:嗯…她說得好像也有道理。
也許具有鮮明觀點的辯論是為了節目效果,但其實這個問題很簡單:
拜託,為了孩子,請不要一開始就告訴孩子童話里都是騙人的。
1
試想一下,如果你家的寶貝今天問你:
「媽媽,今天聖誕爺爺要送給我什麼呢?"
而你卻回答說:「什麼聖誕老人,都是商家為了騙錢的!「
孩子肯定如被一盆冷水潑過,心裡的一扇純真無暇的門從此就被關上了。
在1897年,8歲的小女孩弗吉尼亞曾寫信給紐約《太陽報》,問:
這個世界上有沒有聖誕老人?我的一些同學說聖誕老人根本不存在。
對於這樣一封信,太陽報的編輯Francis P. Church進行了誠懇的回復:
是的,Virginia,聖誕老人是有的,這絕不是謊話。
在這個世界上,如同有愛、有同情心、有誠實一樣,聖誕老人也確確實實是有的。
正是充滿這個世界的愛、誠實,才使你的生活變得美好了,快樂了。
假如沒有聖誕老人,這個世界該是多麼黑暗,多麼寂寞!
就像沒有你這樣可愛的孩子,世界不可想像一樣,沒有聖誕老人的世界,也是不可想像的。
沒有聖誕老人來減輕我們痛苦的孩子般的信賴、詩、愛情故事,也許全都沒有了。
我們人類能體味得到的喜悅,大概只剩下眼睛能看到的、手能摸到的、身體能感覺到的東西了。並且,兒童時代充滿世界的光明,說不定也會全都消失了。
這位寫信的小女孩長大後當了教師,一直到公立學校副校長,為孩子,為教育,奉獻了自己的一生。
這位小女孩長大後,肯定已經知道聖誕老人其實並不存在。
但這又有什麼關係呢?聖誕老人曾經讓她相信所有美好都值得期待。
2
兒童心理學家Jean Piaget曾經就指出:
從7歲開始,小孩會進入所謂的「具體運思期」,雖然還不會抽象地思考問題,但面對具體事物已經開始有初步的邏輯和批判思考能力。
所以小孩可能到這個階段,才會懷疑聖誕老人是否存在,發現童話里的白雪公主和七個小矮人只是活在童話里。
但是在大約7歲以前,很多孩子會相信童話里發生的一切都是真的,甚至會把自己身邊的布偶當成自己真實的朋友。
也就是說,這是正常的認知發展過程。如果我們過早地主動去打破這個過程,會讓他們喪失安全感。
就如我的一個朋友。她的孩子非要纏著她買一個玩具,朋友覺得家裡的玩具已經夠多了,便不想給他買。
小孩說:那等到聖誕節,聖誕爺爺是不是就會送給我了?「
朋友很不耐煩地說:「那都是假的,怎麼送給你?」
果然小男孩聽完後就蹲在地上哇地一聲哭了。
就例如傅首爾在《奇葩說》裡面所說的:
「如果你在孩子很小的時候,就告訴他童話是假的,這相當於一種劇透,是快進了他的成長,不告訴是為了陪著他,一起去分辨去思考,這種成長的驚喜,才是母子一場的風景。」
小孩是天使,我們是什麼都已經不再相信的庸俗大人。
在天使的世界,聖誕老人是會在襪子里裝著禮物的真實存在。小孩有一天會變成凡人,聖誕老人也就消失了。
我們為什麼要剝奪他們作為一個小天使的資格呢?
3
我不僅不會主動告訴孩子童話都是假的,我還會鼓勵你一起來呵護孩子的童心。
和孩子一起閱讀童話故事.
睡覺前,和孩子閱讀幾個或奇幻,或美好,或驚險的童話故事,和他們一起沉浸在充滿故事性的童話故事中。
最重要的是,待孩子長大成人後,我們以及孩子都會想起這一段閃閃發亮,共同經歷的故事時光。
陪著孩子一起折騰
孫儷和鄧超的孩子,想要知道雞蛋會不會孵出小雞,於是他們陪著孩子一起折騰。
他們從農場帶回來28個雞蛋放到孵化器里,小雞們真的在11月30日開始陸續破殼而出。再陪著小孩一起給小雞取名字……
多少家長會以「太麻煩了」為由,拒絕孩子的突發奇想呢?
不功利,和孩子一起發現生活的美好
我身邊有一位很優秀的媽媽,但是當她談起她的媽媽對她的教育時,總會有些不滿。
她初中的時候語文成績很好,總是渴望得到媽媽的一聲稱讚,但是她媽媽卻好像看不見她的語文成績一樣。媽媽說:「學好語文有什麼用?現在把英語和數學學好,將來考大學,就業才有優勢。」
在她媽媽,一條新裙子,芭比娃娃,和同學去郊遊都是「無用」的。
其實,就是這樣看似「無用」的東西,才能培養起一個小孩對生活的美好想像,成為滋養內心力量的來源。
就像《奇葩說》中,傅首爾說的:
「如果有一天這個世界上,再也沒有人關心你了,你難過時還有天上的云為你落淚,你沮喪時,還有路邊的花為你加油。」
即使是身為大人的我們,有時候不也是需要這些看似沒有用的東西,來給我們前行的力量嗎?
建議爸爸媽媽們今天給孩子準備一件禮物。
只要為孩子準備一份禮物,就可以在孩子們的心中種下美好童話的種子。
「免責聲明」
文章目的是提供一般的健康信息不能代替任何個人的醫學診斷和治療,個人的醫學問題需要同醫生討論和諮詢。
*圖片來源於網路,侵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