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說起春秋戰國時期最有名的刺客,人們自然而然會想起荊軻,想當初「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還」高漸離等人為之踐行的壯觀凱歌,深知這是一條不歸路,但是荊軻依舊毅然決然地勇往直前,無不令人感動。只可惜,荊軻刺殺失敗,落得身死下場,但是他的英雄事迹依舊銘記於時人心中,流傳至今。
在「專諸、聶政、豫讓、荊軻」中還有一位可以與荊軻相提的刺客,那就是豫讓。最開始,豫讓在知伯家中擔任家臣,知伯重用豫讓,主臣之間的關係密切,豫讓更是感謝知伯的知遇之恩。後來知伯攻打趙襄子,卻被趙襄子連同韓、魏一起消滅。
知伯被趙襄子殺死之後,被他殘忍地削去頭蓋骨,並澆築成飲具,豫讓只好逃進深山中,當豫讓得知知伯被趙襄子製作成飲具之後,忿恨不已,發誓要為知伯報仇雪恨。
於是豫讓就偽裝成一個受過刑的人,更名換姓,之後進入趙襄子的宮中整修廁所。有一次趙襄子在上廁所的時候,覺得殺意襲來,於是就在廁所中搜查,當時揣著匕首的豫讓還是被發現並抓了起來。豫讓揚言自己要為知伯報仇,而趙襄子感念他是一名義士,於是就放了他。
可是儘管豫讓被趙襄子放了出來,豫讓的報仇之心依舊尚未泯滅,這一次他更是改頭換面,直接將自己毀容,他的妻子認出了他的聲音,他又吞下火炭,將嗓子燒壞,易容巨變,儼然脫胎換骨般。
第二次行刺,豫讓摸清了趙襄子出行的路線,提前埋伏在一座橋下。馬車走到橋上就受驚頓足,趙襄子猜到了有人行刺,很可能又是豫讓。派人前去查看,果真是豫讓不假。趙襄子這回就有些不理解了,豫讓之前在范氏、中行氏、知伯的手下侍奉過他們,為什麼卻為了一個知伯要多次刺殺於他。豫讓表明了自己之所以要刺殺他,在范氏、中行氏手下只是被當作人一樣對待,唯有知伯一直把他當作國士對待,所以他才要像國士那般報答知伯。
趙襄子得知之後便覺得這次不能再讓豫讓離開了,於是將他圍困起來。豫讓深知自己再想行刺已無可能,臨死之前,豫讓懇求趙襄子脫下一件衣物給他,趙襄子答應了他,豫讓揮劍刺擊衣物,口中還念道:「我終於為你報仇了,知伯。」於是伏劍自盡。
雖然豫讓沒有行刺成功,但是他的舉動保全了自己甚至於知伯的尊嚴,他的事迹被傳開之後,趙國人無不感動涕零。要是他之前聽從了朋友的建議:以他的才能先輔助趙襄子,之後再伺機報仇也不遲。可是他拒絕了,想來刺客的氣節絕不可辱,「士為知己者死」,說的就是這般罷。
春秋四大刺客,唯獨他行刺多次仍未得手,後遂刺衣伏劍自盡
要說起春秋戰國時期最有名的刺客,人們自然而然會想起荊軻,想當初「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還」高漸離等人為之踐行的壯觀凱歌,深知這是一條不歸路,但是荊軻依舊毅然決然地勇往直前,無不令人感動。只可惜,荊軻刺殺失敗,落得身死下場,但是他的英雄事迹依舊銘記於時人心中,流傳至今。
在「專諸、聶政、豫讓、荊軻」中還有一位可以與荊軻相提的刺客,那就是豫讓。最開始,豫讓在知伯家中擔任家臣,知伯重用豫讓,主臣之間的關係密切,豫讓更是感謝知伯的知遇之恩。後來知伯攻打趙襄子,卻被趙襄子連同韓、魏一起消滅。
知伯被趙襄子殺死之後,被他殘忍地削去頭蓋骨,並澆築成飲具,豫讓只好逃進深山中,當豫讓得知知伯被趙襄子製作成飲具之後,忿恨不已,發誓要為知伯報仇雪恨。
於是豫讓就偽裝成一個受過刑的人,更名換姓,之後進入趙襄子的宮中整修廁所。有一次趙襄子在上廁所的時候,覺得殺意襲來,於是就在廁所中搜查,當時揣著匕首的豫讓還是被發現並抓了起來。豫讓揚言自己要為知伯報仇,而趙襄子感念他是一名義士,於是就放了他。
可是儘管豫讓被趙襄子放了出來,豫讓的報仇之心依舊尚未泯滅,這一次他更是改頭換面,直接將自己毀容,他的妻子認出了他的聲音,他又吞下火炭,將嗓子燒壞,易容巨變,儼然脫胎換骨般。
第二次行刺,豫讓摸清了趙襄子出行的路線,提前埋伏在一座橋下。馬車走到橋上就受驚頓足,趙襄子猜到了有人行刺,很可能又是豫讓。派人前去查看,果真是豫讓不假。趙襄子這回就有些不理解了,豫讓之前在范氏、中行氏、知伯的手下侍奉過他們,為什麼卻為了一個知伯要多次刺殺於他。豫讓表明了自己之所以要刺殺他,在范氏、中行氏手下只是被當作人一樣對待,唯有知伯一直把他當作國士對待,所以他才要像國士那般報答知伯。
趙襄子得知之後便覺得這次不能再讓豫讓離開了,於是將他圍困起來。豫讓深知自己再想行刺已無可能,臨死之前,豫讓懇求趙襄子脫下一件衣物給他,趙襄子答應了他,豫讓揮劍刺擊衣物,口中還念道:「我終於為你報仇了,知伯。」於是伏劍自盡。
雖然豫讓沒有行刺成功,但是他的舉動保全了自己甚至於知伯的尊嚴,他的事迹被傳開之後,趙國人無不感動涕零。要是他之前聽從了朋友的建議:以他的才能先輔助趙襄子,之後再伺機報仇也不遲。可是他拒絕了,想來刺客的氣節絕不可辱,「士為知己者死」,說的就是這般罷。